产品中心
CN EN

新闻中心

丰联达线束定制,为机器人行业添力

发布时间:2025/11/03

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进步“神速”,主要是由于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以及应用场景拓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具体如下:
 
机器人11.3.png
 

1、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 

    • AI 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融合:AI 大模型的发展为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提供了更强的智能决策能力,使其从 “精密执行者” 升级为 “自主决策者”。通过多模态感知融合,机器人能实时适应复杂环境,如银河通用的 Galbot 人形机器人可完全基于视觉感知完成物品识别与路径规划,突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依赖预设二维码与固定路线标识的局限。
    • 运动控制技术的提升:在运动控制算法方面,我国技术研发聚焦于运动控制和反应能力上,优必选科技的 Walker 机器人展示了稳定的双足行走与精细手部操作能力,而 “天工” 机器人则实现了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导航与平衡控制,让机器人的动作更加精准和灵活。
    • 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与创新:核心部件国产化大幅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性能。例如深圳在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领域国产化率超 90%,国华智能推出的谐波旋转关节模组仅 999 元起,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至 14.99 万元,为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扫清了障碍。

 

2、开源生态与产业链协同:

    • 开源策略的推动:许多企业采取开源策略,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应用生态建设。如众擎机器人将部署代码和训练代码进行开源,单款产品的版本迭代做到了以周计,从设计图纸到首台原型机的落地仅需约 6 个月。
    • 产业链的完善:深圳通过 “四链融合” 构建 15 分钟产业配套圈,2000 余家企业实现从传感器到整机的快速配套,南科大 “南科盘古” 机器人从图纸到落地仅用 10 个月。这种完善的产业链使得企业能够快速打样、形成产品,加速了技术的迭代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3、应用场景的开放与数据反哺:

    • 多元场景的提供:政府与企业主动开放多元场景,为机器人提供了大量的 “实战” 机会。例如龙岗区开放政务巡检、消防等 79 类场景,福田康明斯工厂引入机器人完成料箱搬运,李宁实验室用机器人模拟人类跑步测试跑鞋等,这些场景不仅验证了技术,还为机器人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
    • 数据驱动的优化:通过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机器人可以获得数据反馈,从而不断优化算法和模型。北京人形的料箱抓取模型经不同规格料箱训练后,能快速适配新工厂任务,机器人上岗效率提升数倍。

 

4、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规划 :

    • 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例如深圳市龙岗区成立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打造机器人 6S 店、机器人剧场、机器人街区等,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

 

深圳市丰联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线束连接器生产高科技企业。我们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线束连接器线束定制解决方案。目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行业、照明显示、新能源、机电设备、仪器仪表、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影音设备等众多领域且远销海内外。

支持自由定制 多种定制方式 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立即咨询